品牌激智

五一勞動節臨近,4月16日中午,激智科技舉辦了一場“傾聽你的心聲”員工座談會,邀請工作在基層的員工談談心聲,分享自己在激智的成長經曆和感悟。
 
“此次座談會是公司五一勞動節的系列活動之一,一方面是想通過座談會全面了解和關心員工的動態,另一方面,也希望他們可以起到標杆作用,充分調動起大家工作的積極性、主動性和創造性。”激智科技工會主席司遠明介紹,“同時,通過座談會搭建起有效的溝通渠道,幫助大家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,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。”
 
圍繞著工作、生活、環境、崗位、晉升等多方面問題,座談會成員各抒己見、暢所欲言,回顧了他們進入激智以來的工作、生活等情況。
 


 
在激智我們發出光芒
 
“剛畢業,就是想多學點東西,激智給我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。”率先發言的李猛,大學畢業就加入到了激智科技。他的第一份工作,是從産線做起。
 
“因爲要日夜倒班,和我一起來的部分大學生都因此放棄了,但我給自己定了兩年的小目標,我想只要收一收心,踏踏實實努力的幹,總會發出光芒。”
 
不畏困難的李猛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賞識,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予了他支持和力量,“很感謝他們,正因爲他們的幫助,我在激智不斷學習,不斷成長。”李猛說。在短短的四年內,李猛也上升到了管理崗位。
 
李猛也給正在一線工作的大學生提了幾點建議:在一線工作,很接地氣,更能學到很多東西,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,放低姿態,就會勞有所獲。
 
“吃得苦中苦,方爲人上人。”只有初中畢業的何峰峰,現在已經是倉儲部門中的一個小領導,梅花香開的背後也正因爲他的艱苦與奮鬥。
 
“還記得2016年的夏天,當時要大批量出貨,各部門也一起加入協助,那天將近工作到淩晨兩點。”何峰峰回憶,微信顯示,當時他的團隊成員很多都超過了5萬步的步數紀錄。而第二天,以身作則的何峰峰又准時到崗。
 
“任何一份工作都很辛苦,所以不要輕易去放棄,堅持下來,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。”何峰峰說,“也希望大家工作時要注意安全。”
 
堅持讓我們實現夢想
 
“我在激智的工作經曆可以寫一本書了。”來甯波後的第一份工作,樊紅就來了激智,當時剛剛經營物流公司虧本的他,只希望找一份可以包吃包住的公司。
 
“當時在二廠,打掃衛生打掃了三個月,而且一直學不會如何看膜。”樊紅說,著急的他當時很想放棄,但他告訴自己,不能輕易被困難打敗。
 
從開刹車到跟著供應商學習開機,再到熬了14個小時和公司領導一起爲了500米的樣品而努力,漸漸地,樊紅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。
 
“我認爲頻繁跳槽並不有利于個人的成長,我們要思考下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有突破,有沒有熟悉工作流程,自己現在會做些什麽,有了資曆和本領才會有更多的機會。”樊紅說,堅持是爲了夢想,他很感謝激智搭建起的學習通道,讓他在學曆上實現了提升。
 
“我很慶幸當時堅持下來。”楊春興來激智的第一個月,適應的並不好,陌生的工作內容,讓他有所卻步。但讓他欣喜的是,激智的人文關懷很溫暖。“犯了錯誤,領導沒有批評我,而是開會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方法。因爲胖,有些工作內容無法操作,領導和同事也會給予幫助。”
 
沒多久,因爲勤勤懇懇的工作,楊春興被提任爲夜班組的組長,“我記得很清楚,6點多收到的短信,天不熱,但身體卻冒汗了。可能對自己不自信吧,就怕幹不好。”楊春興說,“但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。”
 
“沒有想不到,只有做不到。”一開始這個工作組2個月內就會犯一次錯誤,嚴重影響工作效率。楊春興和領導一起定了目標,逐步改善。最終,實現了2年內都沒有出現過失誤的好成績。
 
激揚苦幹實幹精氣神
 
“在激智,我轉變了許多。”劉延召是最後一個發言,他感慨說。由于之前一直在部隊,所以他沒有工廠工作的經驗。到激智後,他在老員工的指導和幫助下,慢慢積累學習物料、原材料、包材等知識,並得到了迅速成長。2010年,他開始負責一塊內容。“比較辛苦,當時都要靠人力搬和擡。2013年,三廠投産後,劉延召開始兼顧兩廠的出貨,很多時候通宵到淩晨2、3點鍾。
 
“雖然很辛苦,但適應了出成效了就覺得很值得。”劉延召說,被調動後勤崗位後,他開始學習管理知識,融入後勤的團隊,和他們一起同甘共苦,一起進40多度的烘房。
 
“在激智,我收獲很大,比如性格的改善,以前脾氣比較火爆,但現在改了很多;再比如,以前演講水平很差,上台講一兩分鍾,現在講半個小時以上都不是問題,這些都是公司和同事們給予我的幫助。”劉延召說。
 
大家的發言也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鳴,小小的會場一次次響起了掌聲。司遠明表示,今後將把這樣的座談會作爲一種制度,定期開展員工座談會,邀請不同的代表參加,了解大家的心聲。
下一篇:没有了